多元種族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多個原住民族在此地生活。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在馬來西亞形成碰撞。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習俗與禁忌。
習俗
見面禮傳統(tǒng)上,馬來人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后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yīng)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并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xiàn)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食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餐前及餐后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jié)。
拜訪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yīng)盤腿而坐,女性則應(yīng)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禁忌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會被認為對他們不敬。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多元文化馬來西亞是個以農(nóng)立國的民族,因此維持著許多原始信仰,特別是各民族濃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響尤為深遠。由于多民族的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種多元的文化特色。
節(jié)日
主要節(jié)日有:開齋節(jié)(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一般在中國陽歷4月)、農(nóng)歷新年(即春節(jié))、國慶節(jié)(8.31)、哈芝節(jié)(伊斯蘭教歷十二月的第十天,一般在中國陽歷6月)、屠妖節(jié)、圣誕節(jié)、勞動節(jié)、(在任)元首誕辰。
開齋節(jié)根據(jù)穆罕默德關(guān)于“見新月封齋,見新月開齋”的訓諭,每年齋月始于伊斯蘭教歷9月初新月出現(xiàn),結(jié)束于教歷10月初見到新月時為止。
開齋節(jié)的主要禮儀有:(1)忙食一物。穆斯林于該日晨禮后速進少許飲食,以示戒滿,向真主感恩之意。(2)交納開齋捐。施舍,或扶助貧困,或交予清真寺。(3)舉行會禮。是日上午,穆斯林沐浴盛裝,心口默頌贊詞,聚集在當?shù)刈畲蟮那逭嫠聝?nèi)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會禮儀式。會禮者過多時可移在廣場或郊野舉行。
穆斯林會禮畢互相握手,共誦贊圣詞,并互致問候。除以上主要儀式外,穆斯林還要宴會親友賓客,鄰里之間相互饋贈節(jié)日食品。有的穆斯林在家誦讀《古蘭經(jīng)》,祈求賜福和佑護全家平安;有的游墳誦經(jīng)悼念亡人。
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將開齋節(jié)視為盛大節(jié)日,稱之為“大爾德”(即大節(jié)日)。新疆地區(qū)的各民族穆斯林,稱開齋節(jié)為“肉孜節(jié)”,并稱此節(jié)為“小爾德”(即小節(jié)日)。
哈芝節(jié)哈芝節(jié)是伊斯蘭教教徒前往伊斯蘭教圣地朝圣后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又稱宰牲節(jié),古爾邦節(jié),節(jié)日訂在伊斯蘭歷十二月的第十天,慶祝儀式主要是宰殺牛羊,感謝真主。
屠妖節(jié)屠妖節(jié)(Deepavali)是印度教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為萬燈節(jié)、印度燈節(jié),一般在10月末到11月初舉行,這一天是印度歷7月的第一天,也是新月降臨的一日。